理解當代全球議題之正義與公民視野

以國際法之基礎理論架構探討當代全球議題中關於法律與倫理之爭議問題,並藉以培養學生之倫理與民主素養。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賴英照勉畢業生:虛懷若谷,努力不懈

我知道,這個時候畢業,不是最理想的時機。景氣不是很好,工作不容易找,待遇也不高,何必現在離開學校呢? 但人生的現實,就是必須面對許多不喜歡的事情。記得小時候冬天常常下雨,一大早就要走路去學校。穿著短褲,打著赤腳,站在家門口,冷風夾著雨絲吹過來,身子冷得發抖。如果縮回屋子裡,立刻就有溫暖,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再不走就要遲到,最後還是咬牙往屋外衝出去。雨水打...

黃金十年 FTA與經濟自由化策略

林祖嘉  中國時報  2011.11.05  兩岸去年6月簽署ECFA之後,台灣的國際經貿空間也著之擴大,先是去年8月,台灣與新加坡宣布開始協商「台星經濟夥伴協議」;今年9月,台日簽署《投資保障協議》;日前,我國與紐西蘭宣布將洽商「經濟合作協議」。另外,印度、印尼、菲律賓、香港等國家與地區,紛紛表示有興趣與台灣洽談經濟合作協議。經濟部施顏祥部長對此表示,政府將採取「多元接洽,逐一協商」原則,與這些國家逐步簽署自由貿易協議(FTA)。看來,馬總統說「ECFA讓台灣走向世界,讓世界走進台灣」的策略,正在逐步實...

生物多樣性公約與海洋環境之保護

王震宇 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一、生物多樣性公約之發展歷程         生物多樣性係指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包含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們所擁有的基因和生存環境之總稱。由於生物多樣性深深影響地球生態之平衡與發展,聯合國將每年5月22日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Diversity Da...

Is Regionalism An Asian Identity?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in East Asia and the Asia-Pacific

Blake C.Y. Wang[1] Associate Professor of Law,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rom the last few decades, Asian Countries experienc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Under the new “wave” of regionalism, RTAs between Asian countrie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However, although the leaders of Asian countries tried to negotiate certain stable and suitable regional trade framework, there still long way to go.  What is now known as the...

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法律學院王震宇副教授於亞洲法律學會(ASLI)年會發表論文

  法律學院王震宇副教授,日前代表法律學院出席第九屆亞洲法律學會年會(Asian Law Institute,簡稱ASLI),本屆年會由新加坡國立大學主辦,主題為「Law: An Asian Identity?」,由來自於中華民國、新加坡、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印度等亞洲各國以及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家之法律學者相互交流,研討會共分35個場次,出席與會者高達160多人,議題涵蓋公司法暨公司治理、商事法、法律理論、人權法、國際法暨比較法、國際經貿法、刑法暨公法、法律與發展等。王老師以「Is Regionalism An Asian Identity? ...